方向比投入重要,坚持比智力有效——大数据时代的三线工程

4年前,听到贵州要大搞大数据产业的时候,我和大多数同行一样,脸上写满了不解:贵阳的人才、产业和地理环境等区位条件,真适合搞大数据产业吗?

作为智力密集型产业的IT行业,对高科技人才的要求是不言而喻的。而贵州的2013年的高校毕业生仅有8.8万人(全国638万),居全国倒数第六位(据教育部公开数据)。

任何一个产业在某地的兴起都不是从天而降,凭空出现的。硅谷的形成源于斯坦福大学的学术研究和人才优势,也经历了多年才形成气候;中关村诞生于清华、北大周围,从高科技倒爷开始,多年以后才完成了IT产业的上下游配套。

2014年软件与服务产业收入贵州省仅为60亿(全国总计2.5万亿),全国排名倒数第八位;软件及服务企业数量仅为181家(全国总计2.8万),全国排名倒数第11位(据工信部产业经济数据)。

旧时有段关于贵阳的民谣中说:“地无三里平。”贵州多山、少平地的地貌特点,对于产业园用地的需求也不是个优势。

然而,在坚持了4、5年之后,“大数据”真成为了贵州的一个名片。并且在产业生态构建和实际落地方面,都初见成效。私以为究其原因,正如本文标题:方向比投入重要,坚持比智力有效。

去年参加云南的互联网大会,和业内同仁聊天的时候谈到贵州布局大数据产业几年来的变化,大家一致认为从政府官员到当地业内人士的思维转变很大,折射出来的是主管部门的思想开放了、办事效率高了,而且政府和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显著。有位老大哥深入浅出的道出了个中缘由:方向选定了,各方面政策配套跟上,而且决心很大,自然吸引了外地的优秀公司和人才过来一轮轮的交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高人交流深度和频度都很高,观念转变也就快,提高也就快。

前些年各地兴起招商引资,大力兴建各种产业园,我也曾经作为被招商企业代表去考察过一些产业园。但是因为产业方向的摇摆不定,导致很多项目夭折、烂尾,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也白白浪费。

贵州大数据产业布局的这几年来,地方政府的方向一直比较清晰,因此也慢慢吸引了很多项目落地。苹果中国云落地贵州,并且刚刚奠基亚洲最大的数据中心。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贵州大数据产业布局,或许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选择能够坚持的方向,比前期盲目的投入更为重要。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作为全球首个大数据主题博览会,已在贵阳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会议的规模、组织水平和专业程度都在持续提升,在业内的影响力也逐年扩大。今年数博会的开幕式上,数字经济之父唐·塔斯考特甚至将贵阳类比为下一个“硅谷”。会议、考察、项目研究等不同的交流形式,让贵阳常年吸引国际、国内的大咖云集。外部智力资源的导入,大大弥补了贵州人才资源优势的不足。

这次受贵州大数据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的邀请,观摩2018数博会并全程参加了数据安全管理与产业发展论坛,认真感受了一把安全大牛“今亮”者,杜跃进博士的安全产业济世情怀。

杜跃进博士在25日的数据安全管理与产业发展论坛“闭门会议”上说:我们在贵阳开展的关于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DSMM)的社会实践,是想在公众对数据滥用日益担忧的今天,去重树社会对大数据应用的信心,去帮助应用大数据的组织提升数据安全管理的能力,并有效的呈现出组织正在依法合规的应用数据为社会提供服务。

杜博士依托阿里巴巴在大数据安全管理方面的积累,胸怀构建大数据行业安全管理保障体系的理想来到贵阳。作为大数据产业推进的排头兵,贵阳市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2017年贵州大数据安全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中心正式在贵阳展开了大数据行业安全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的落地实践。如今,DSMM在国家标准正式立项之后的1年时间里,在贵阳启动了15家试点单位测评,并完成了包括货车帮在内的4家试点单位试点测评工作。成果满满,为中国乃至世界组织级的大数据安全标准化研究和建设工作做出了鲜活的实践范例。

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说:“Sometimes we all do things that just don’t make no sense. ”(有时候人都会做没道理的事) 靠着“傻人有傻福”的坚持,阿甘在人生历程中创造了一个有一个的奇迹。

虽然贵州在大数据产业布局中没有明显的区域智力优势,但是靠着方向性的坚持,也在不断的有效达成产业布局目标。

从贵阳到广州的高铁上,我在知乎上查阅到一个和贵阳类似的城市:美国的科罗拉多斯普林市(Colorado Springs,CO)。

该市位于科罗拉多州山区,落基山南麓,人口四十万出头,离美国三线省会城市丹佛100多公里开外。本地无研究型大学,无知名公司总部、运营中心、研发中心,附近只有一些冷战时期基于战时安全考虑建立的空军基地和指挥部。然而这个城市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数据中心格外的密集,以至于成了当地的一个特征性产业。沃尔玛和联邦快递在2011年不约而同的把自己最大的数据中心建在了这里。小公司乌泱乌泱的就不提了,单说大公司,惠普、英特尔、Verizon(全美最大移动运营商),Progressive (全美最大汽车保险公司之一)都在该地兴建了主要的数据中心。最近SAP又宣布在该市投资三百万美元买了些地皮,准备在本地建立该公司在母国德国之外最大的一个数据中心。甚至一个行业的国际性组织,全球网络储存工业协会(SNIA)的总部就设在这里。除了人为的政策扶植之外,一个安全的地理环境,加之凉爽的夏天和温度合理的冬天,成就了一个数据中心的合适地域。(作者:Littleflowers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952990/answer/132899611来源:知乎)


看着科罗拉多斯普林市的详细介绍,我不禁想起昨晚吃饭时,前同事(其在贵州政府机构从事大数据产业管理工作)谈到贵州建数据中心的气候优势:“爽爽的贵阳”。也提到有的数据中心建设可能规划在山体里,考虑了战争、灾难等极端情况。

于是,我想起了40多年前毛主席推动的“三线建设”工程,并开了一个脑洞:防患于未然的大数据时代“三线””工程,是否可以解释国家政策持续扶持的缘由之一呢?

联系我们

欢迎致电4006556789,或通过在线方式与我们联系

close

关闭